延边翻译公司 延边翻译公司 延边翻译公司
123

全国首次、全省唯一!7月21日“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延边

延边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延边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新闻摘要: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吉林省委宣传部、延边州委、延边州人民政府、光明网、中国伦理学会承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第43场活动,将于7月21日上午9时30分走进吉林延边。本场活动将邀请全国“时代楷模”、延边州汪清县关工委主任金春燮作题为《留住丰碑后的故事:传递红色记忆 传承抗战精神》的讲座。

  这是“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首次走进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百场讲坛”中走进吉林省的唯一一场。主讲人将与延边州广大基层干部和公众一起回忆抗战历史,感受爱国主义精神,讲述当今社会应该如何让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同时,活动将采取现场宣讲与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届时,广大读者、网友可通过访问专题页面参与活动,点击“阅读原文”可访问网址http://topics.gmw.cn/bcjt/node_88111.htm),并将演讲视频进行精编,做成30分钟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系列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简介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主办,由光明网、中国伦理学会承办。活动采取现场宣讲与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和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典范,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系列讲坛,在线上线下掀起学习、讨论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热潮。

  每场活动举办前,光明日报都会刊登演讲嘉宾人物介绍和活动预热报道;活动举办期间,光明网采用全程网络视频直播、网络专题、微博、论坛、光明云媒、云端读报新媒体客户端等全媒体传播;活动结束后,光明日报继续刊发活动侧记、刊登演讲内容;同时,将演讲视频进行精编,做成30分钟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系列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黄金时段播出。截至目前,平均每场活动通过网络收看直播的网友接近400万人,通过论坛、微博等方式参与讨论的网友超过30万人次。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也得到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每场活动,新华社都会播发通稿;《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会专门进行报道;中央电视台会在重要时段进行重点报道,并多次在新闻联播中播出;全国各大新闻网站也会刊发或转载相关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每场活动媒体报道超过200篇。

百场讲坛·主讲介绍

 
金春燮

  中共党员。1969年12月入伍,1974年3月退伍后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工作,先后担任乡党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2005年4月任汪清县关工委主任。曾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工作者”、 “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013年度感动吉林人物”、“吉林好人”、“延边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及吉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授予的“弘扬抗战精神的楷模”荣誉称号。2015年,中宣部授予金春燮“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金春燮:把“红色DNA”留在青山绿水间

  “纪念碑不是凝固的水泥,它是有灵魂、有生命的,它凝聚的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伟大追求!”谈起77座抗日烈士纪念碑和抗联遗址,今年已经70岁的金春燮语调铿锵。

  10年间,挖掘整理抗联事迹资料、书籍100多万字,先后自筹、协调资金1300多万元建起77座抗日烈士纪念碑和抗联遗址,打造吉林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教育网站“黑水中华魂——汪清英烈网”。金春燮,为了不让“红色DNA”断代,老而弥坚,痴心不改。2015年,由于事迹突出,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时代楷模”。

  2005年,金春燮从吉林省汪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岗位退休,做了县关工委主任。“关工委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尽管汪清的抗联事迹丰富,可孩子们却很少知道。”金春燮感叹,“汪清是中共东满特委所在地,发生过105场抗日战斗,600多名抗日将士长眠于此!”
金春燮萌生了一个念头:在有生之年,为在汪清牺牲的抗战英烈立碑。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资金成了金春燮面临的第一大难题。为了募集资金,金春燮一个个单位、一家家企业去筹集。付不起设计费,他就跑到县设计院当“小学生”,学习绘制图纸。为了节省交通费,他经常搭过路车去办事,有一回在零下30摄氏度的天气里坐上了铲车的铲斗。“与抗联烈士相比,我这点儿苦,微不足道。”金春燮说。

  纪念碑和遗址一座座地建立起来了,然而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纪念碑和遗址都在山里,群众平时去一次不容易。如何让更多的群众更深入地了解抗战史,金春燮又琢磨开了:要为抗联烈士著书立传!

  说干就干,他向全国发出“收集号召”,在很短的时间内,收集到了数百份汪清在抗联时期的相关材料。从此,这些被金春燮称为“宝贝”的史料,不仅占据了他的办公室和家,还令他夜以继日地查找、走访、核实、校正。为核实英烈的事迹资料,他寻访了全国10余个省市,行程达两万多公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利用核实后的资料,他编纂了《战斗在白山黑水》《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简介》《不朽的丰碑》等40余本资料书籍和小册子,还组织拍摄了20余部电视宣传片、传记片。

  “怎么才能更有效地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15年3月,金春燮在网上看到一则“雷锋班”学生做好事的报道,随即萌生了新的想法:利用汪清的红色资源,建立以抗联英烈名字命名的英烈班或英烈中队。

  在金春燮的推动下,不到半年,汪清县42所中小学校就全部建立了英烈班和英烈中队,2000多名学生成了英烈班级的成员。“42个英烈班和英烈中队,就意味着有42名英烈的事迹能够得到传播,42名英烈的精神能够得到发扬。”金春燮说。

  如今,金春燮让“红色DNA”代代相传的努力仍在继续,而他本人的精神也已融进了“红色DNA”。

[ 延边新闻网 ]



编辑:吕田力子


延边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