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翻译公司 延边翻译公司 延边翻译公司
123

龙井市大力推进民生惠民工程

延边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延边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新闻摘要: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一项项惠及民生的城市建设、交通路网等工程全面推进,一座座设计一流、功能完善的居民楼拔地而起,一个个景色优美、风格独特的城市公园、绿地、长廊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在全面完成去年所有民生工程的基础上,2016年,龙井市继续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民心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施系列民生工程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演绎出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如今,生活在龙井市的每个市民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正在发生的变化——城市在变、道路在变、生活在变、环境在变……眼前,一幅浓墨重彩的幸福美丽画卷正在龙井大地上徐徐展开。

◆城市“变脸” 百姓受益

  全民健身中心项目、东山广场项目、工农桥桥梁工程、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为进一步提升龙井市民生保障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龙井市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民生工程、惠民实事,用实际行动让城市变样,让百姓受益。

  “我是今年5月份搬进新房的,住进来后感觉特别好,不仅居住条件比以前舒服,心情也特别舒畅。”龙井市天工林苑小区居民王志强提及自己的新居不由喜上眉梢。据王志强介绍,他所住的小区是龙井市天宝山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回迁楼,作为原工农村平房的业主,他仅掏了几千元钱就换得了比过去大20平方米的新楼房,真是打心眼里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政府的好举措。

  据了解,天宝山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投资4.17亿元,建设期为2015年至2017年,涉及拆迁户数为2980户,项目用地面积为10.71万平方米,新建2980套、总建筑面积16.18万平方米(居住建筑面积为16.07万平方米),由29栋6层住宅楼组成。截至2016年5月,已竣工交付使用6栋、672户、4.5万平方米,其中已回迁安置641户。目前在建16栋、1008户、5.5万平方米,正在办理二标段土地手续。项目建成后,将使因地质原因不适宜居住的天宝山国有工矿棚户区的居民和原工农村棚户区的居民都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使龙井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得到快速提升,市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深入民心 温暖人心

  把民生实事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让他们感受有温度的民生工程,是龙井市实施重大民生工程的不懈追求。为此,龙井市从惠及民生的角度大力发展肉鸡养殖业,不仅探索出企业带村、村企共赢的新路子,也让广大农民在学到技术的同时鼓起了腰包,真正实现了“授之以渔”的好效果。

  龙井市肉鸡养殖业从2008年开始起步发展,至2010年末全市年出栏肉鸡仅11.7万只,远不能满足龙井当地市场对肉鸡的需求,每年还要从其他邻近地区大量引进肉鸡供应本地市场。为顺应我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龙井市利用现有的资源能力和条件,根据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和扶贫资金,在还没有肉鸡养殖场的开山屯镇及周边乡镇大力发展肉鸡养殖业,并逐渐探索出了一种新型村企合作方式——即村集体出土地、出资产、出劳动力建鸡舍,企业出技术、出管理、包市场,村集体不参与管理、不举债,只以租赁鸡舍收取固定回报的村企合作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如今,开山屯镇子洞村、光昭村和怀庆村,凭借着山青水秀、松林茂密、自然条件优越的优势,充分利用国家扶贫投资项目资金,建设了种鸡养殖场、孵化场、肉鸡养殖基地,形成了孵化-种鸡-养鸡的产业链。通过租赁、承包等形式将鸡舍发包出去,养鸡基地项目以“种鸡+孵化+养殖+回收+订单”一条龙产业链发展。目前,全镇共有种鸡场8个,总面积9100平方米;肉鸡场14个,总面积12700平方米;孵化场1个,总面积1600平方米。同时计划2016年新建孵化场1个,面积为1000平方米;肉鸡场1个,面积为1000平方米。建成后,孵化场每栋预收年租金10万元,种鸡场每栋预收年租金5万元,肉用鸡舍每栋预收年租金5万元,项目产生的效益发放给开山屯镇全部贫困户632人补助资金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费用,让所有贫困户都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实惠。

◆更接地气 更具特色

  在实施民生工程的过程中,龙井市一直在思考如何顺应群众的期盼,实施一批更为百姓所欢迎、实实在在接地气的民生工程。而建设实施工厂化育秧项目带动更多农民走向富裕,便是一项接地气的民生工程。

  8月初,记者来到龙井市东盛涌镇龙山家庭农场,见到了农场场长王立臣。看着长势喜人的秧苗,种粮大户王立臣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今年换了新品种,质量好、产量高,肯定能有个好收成。据他介绍,种粮“掘金”,一靠规模、二靠技术、三靠机械化。农场有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大小机械20多台,统一选种,统一育秧,统一插秧,统一植保,统一收割,统一运输加烘干,既解放了劳动力,又取得了规模效益。

  据了解,水稻智能浸种催芽育秧项目与传统育秧方式相对比,在减少投入、提高芽率、增强苗势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比较优势。每年可实施4批次水稻浸种催芽,每批次按30吨计算,可浸种催芽120吨,辐射面积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55.5%。实行水稻智能浸种催芽育秧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可提高芽率5%-15%。每公顷平均可节种4.5公斤左右,按4万亩计算,可节约种子1.2万公斤,按2014年水稻种子平均市场销售价10元/公斤计算,项目实施后,每年可节约种子投入12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前期的考察调研、专家论证、申请申报工作,确定建立在龙井市东盛涌镇龙山农业专业农场;规划设计,土地征用,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基本完善;计划8月启动主体建筑工程,9月引进、安装设备。

  水稻智能浸种催芽育秧项目完成后,不仅能够加快推进水稻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步伐,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水平,更能调动广大水稻生产农民科技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传统型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转变,加快地方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延边新闻网 ]



编辑:吕田力子


延边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