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全面打赢防汛抗灾攻坚战
延边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延边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新闻摘要: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肇家星/图
受台风“狮子山”影响,珲春市遭受了洪灾,各乡镇多处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让道路、民房、农田、水利设施损失惨重。面对如此严峻的汛情,珲春市委坚决贯彻省、州委重要指示批示,众志成城、沉着应对、科学调度,全面打赢了这场防汛抗灾攻坚战,有力维护了全市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市无一人员伤亡,让珲春河上流淌起珲春精神。
暴风雨中 上下齐心抢修险工险段
汛情来临,珲春市委书记、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高玉龙担任一线总指挥,建立了一线指挥部。市委常委分别包保9个乡镇和近海街道,第一时间率领市直部门党员干部深入抢险救灾一线指挥作战。“党员抢险突击队”提前对险工险段、中小水库、尾矿库、塘坝、中小河流等进行全面排查,排查出各类险工险段40处,安排人员24小时不间断监测;集结1100多名部队官兵和770人的抢险突击队,对全市排涝设施、低洼易涝地区、地下车库等进行检查,疏通排水管网,落实排涝措施。
8月30日早晨,图们江江堤敬信段池登坪出现渗水险情,市防汛指挥部立即调来12辆翻斗车、2台挖掘机、4台铲车,边防部队、森警、公安特警等官兵300人进行抢险。9月1日,水位再次升高,堤坝又渗水50米,再次出动100人抢修。8月31日晚,珲春河图鲁闸门处北面大堤因河内在建工程阻挡,洪水冲毁新明村二组前面的部分大坝,情况万分危急。市防汛指挥部立即下令扒开河道内的挡水墙,出动70辆翻斗车、50台挖掘机、6台铲车,运来砂石料1400立方米,经过一夜奋战,终于修复大坝。
8月30日,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珲春浦项现代物流园区遭受洪水侵袭。高玉龙、张吉锋等领导赶赴现场指挥抢险行动,合理安排抢修方案,合作区全体党员干部投入抗洪抢险,帮助园区企业开展排涝疏导工作,保障了企业的人身财产安全。9月5日,珲春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出动200余人,湿扫车、喷水车、垃圾运输车等18辆专业车辆,帮助珲春浦项现代国际物流园区进行灾后清理,让其尽快恢复运营。珲春市领导干部的行为让浦项物流的负责人金贤钟十分感动。随后,他对受灾村民进行了慰问并表示愿意继续留在珲春这座充满爱的城市,为珲春的发展贡献力量。
肇家星/图
危难之中 领导现场指挥救助被困群众
按照省、州领导的指示,珲春市主要领导亲临救援现场指挥3次救援行动,10名被困群众被安全救出。
9月1日凌晨,位于珲春河上游的201省道被洪水淹没,春化镇路段一片汪洋。一台黑龙江籍车辆途经此地时,2位乘客失去联系。
正在春化指挥防汛工作的高玉龙向上级请示后,立即下达救援任务。副市长王启章、孙世福在现场指挥公安、消防、边防等救援人员开展了紧张的营救工作。珲春公安边防大队大队长李宏宇迅速派出春化边检站副站长郎勐和2名武警进行搜救。他们身穿救生衣,手拿探枪涉水搜寻。在水深齐腰时,他们听到了轻弱的呼救声。顺着声音继续前行时,水已没过身高187厘米的郎勐的肩部,3人几次险些被湍急的水流冲走,幸好事先用背包绳拴在了一起,并有探枪做支点。就在这时,他们发现了在40米远处的树林里趴在树杈上的一名女子,情形十分危险。随后,郎勐3人爬上1.5米高的护坡,蹚着水向女子靠近。得知女子的位置后,李宏宇立即派出冲锋舟实施救援,最终将该女士救起。
继续搜索中,郎勐等人发现了被困在洪峰下游三四百米处爬到大树上的一名男子。救援人员将两根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消防车的绞盘上由10多人拉着,另一端系在冲锋舟上驶向男子。不料,冲锋舟却被铁丝划破漏气翻倒,4名救援人员全部落水。再次派出的冲锋舟也多次尝试多种方案均无果。最后,救援人员通过云梯成功解救了被困男子和落水的救援人员。最后一名救援人员上岸时,他们整整进行了7个小时的水中救援。
大爱珲春 转移安置受灾群众保障生活
洪灾来临前,珲春市各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与包村干部、包村单位协同村干部组织灾区群众转移安置。交通部门负责运送,公安部门实施交通管制并维持安置点秩序,卫生部门做好安置点的医疗工作,民政部门负责物资供应,教育部门腾出学校教室,包保单位做好转移群众准备。第一次共转移安置16198人。
9月1日凌晨2时,珲春爱心车队队长穆佰祥召集20余辆车,连夜冒雨义务转移马川子乡200多名村民。车队队员王文往返9趟,用自制单架、铁床转移身体残疾和行走不便的老人30余人。吉林宇别尔运输集团紧急调动旅游大巴和电动公交车,运送物资和转移群众,截至9月5日,该集团共无偿出动大巴车44台、电动车30台,为10余个乡镇村屯服务,转移、送返群众万余人次。全市50余名“小红帽”穿梭于各个安置点,像亲人一样帮助、服务受灾群众,许多会员忙到深夜才回家。
9月4日,张吉锋主持召开全市灾后重建工作会议,对珲春市灾后重建工作进行部署,全市各部门迅速行动。9月8日,记者从英安镇七户洞屯了解到,该屯已做好了整村搬迁的准备,目前已有36户村民签订了搬迁协议,将率先搬进市里住上楼房,其他村民将于年底之前搬离七户洞,过上城市生活。
编辑:吕田力子
延边翻译公司推荐阅读